勞動力人口不斷縮減,日本政府已經允許更多的非技術崗位短時間引進海外勞工,并以政策優(yōu)惠吸引海外高技術和管理人才。
日本總務省上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日本新增外來人口13.6萬人,同比激增40%,為連續(xù)第四年正增長并創(chuàng)下1950年有記錄以來的新高。
而與此同時,日本總人口已經連續(xù)第六年下滑。總務省數據顯示,2016年日本總人口不足1.27億。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到,日本研究機構的人口預測顯示,日本總人口將在2053年銳減至不足1億。


65歲以上的人口比重已經上升至紀錄新高的27.3%,而15歲以下人口占比則跌至紀錄新低。15-64歲的勞動力人口繼續(xù)下滑至60.3%,為1951年以來最低。

國內的勞動力不夠,只有通過海外勞工來彌補。安倍政府已經允許更多的非技術崗位短時間引進海外勞工,來幫助這個G7中失業(yè)率最低的國家的那些掙扎于招不到人的企業(yè)。日經稱,停留日本超過三個月的外國人約為240萬,在過去五年中增加了50萬人。
勞動適齡人口的下降,企業(yè)越來越愿意招聘外部勞工。日本厚生勞動省根據企業(yè)申報的海外就業(yè)數據統(tǒng)計,截至2016年10月底,海外勞工人數同比增長20%,至108萬人次,首次超過100萬人。新增外來人口來自多個國家,增速領先的有中國、越南和尼泊爾。
新流入的外國人也不限于海外勞工,他們的配偶也伴隨進入日本。日經分析稱,海外勞工及其家人到來,日本個人消費需求有望上升。
不過,此前有分析指出,安倍晉三鼓勵海外勞工的政策“并非移民”——換句話說,日本需要的,是短期解決燃眉之急的建筑工人、醫(yī)護人員、店員等基礎工種的海外勞工。
然而日經新聞指出,勞動力人口的下降是不大可能扭轉的——換句話說,生育率一旦下來了就不太可能再回去。的確,日本人口早在10年前就已經進入自然人口衰退,而且自然減少的人口數目逐年擴大。
不過,日經新聞也提到,政府也正在鼓勵引進海外高技術和管理人才,并已經減少了他們獲得長期居住所需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