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短視頻兩巨頭快手和抖音雙雙陷入公堂互訴之中。
快手VS抖音,正面交鋒
5月12日,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先是將“抖音短視頻”的開發(fā)及運營主體——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訴至法院,并索賠500萬元。
快手表示,其在春節(jié)期間斥巨資推廣運營產品,抖音利用這個契機,將“快手”設置為付費關鍵詞對自身產品進行推廣宣傳,損害了快手的商標專用權,構成商標侵權。

此外,抖音的做法導致希望下載安裝快手的網絡用戶在第三方應用商店中搜索程序名稱時,卻在搜索結果第一條得到抖音的安裝鏈接,從而增加了抖音獲取用戶的機會,減少了本應屬于快手的用戶數量,損害了其合法利益,該行為屬于典型的混淆他人商品名稱的“食人而肥”和“搭便車”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
日前,海淀法院受理此案。
而5月13日午間,字節(jié)跳動方面則回應稱,目前尚未收到法院通知,同時亦指出,快手在百度、小米應用商店等平臺推廣中,曾多次使用今日頭條等相關產品品牌為快手產品導流,在相關應用商店搜索“頭條”、“剪映下載”等均顯示快手下載鏈接,甚至快手更曾使用今日頭條商標導流。海淀法院已于3月6日立案,目前已經完成證據交換。
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關于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本案的案由主要是不正當競爭構成的侵權。
不正當競爭法指:制止經營者采用欺騙、脅迫、利誘以及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手段從事市場交易的各種不正當競爭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商業(yè)道德和交易秩序的法律制度。
其本質是:經營者公平競爭,將交易選擇權交給用戶。
如果經營者采取相關手段剝奪了用戶的選擇權,也就剝奪了其他經營者與用戶的交易機會,構成不正當競爭。
商標侵權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一) 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二) 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三) 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四) 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五) 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六) 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
(七) 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規(guī)定:本法所稱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經營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違反本法規(guī)定,擾亂市場競爭秩序,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的行為。
商標侵權的構成要件為:
1、未經注冊商標權利人許可;
2、商品或服務相同或類似;
3、商標相同或類似;
4、容易導致混淆。
如果符合這四個構成要件,快手的訴訟請求就能夠被法院支持,也就是說是確定商標侵權能夠成立。
事實上,關于商標侵權的案例也不在少數。因此企業(yè)只拿到商標注冊證還遠遠不夠,商標確權后才是一個品牌良好發(fā)展的開始,企業(yè)還應當建立有效的監(jiān)測制度和使用制度,防止品牌被搭便車、被弱化、被濫用;當然專業(yè)的事找專業(yè)人辦,最好是找正規(guī)專業(yè)的代理機構助力企業(yè)做好品牌的維護,規(guī)劃和發(fā)展。